返回第59章 金台拜将(3 / 3)  封神证道:劫运天钧首页

护眼 关灯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

一名医者,也不在军事上置喙。

    乔坤自然要随军一同前行,姬昕柔却被留在西岐,毕竟领军打仗不是儿戏,两位太妃和武王也不放心。

    姬昕柔本来还有所不满,乔坤却告诉她西岐为后方根本,也需要神医坐镇,并拜托她每日催动

    “神农本草经”帮助夏花梳理身体,她倒也肯了。吾姜子牙按照六韬布下十种军阵,依次排布。

    六十万雄师出西岐,兵威甚是雄壮,彩旗招展。武王亲乘甲马先行,姜子牙乘四不相在后,很快哪吒、南宫适、武吉、黄天化四位先行便各自领军行事。

    前往燕山一路上而来。三军欢悦,百倍精神。行过了燕山,正往首阳山来。

    大队人马正行,却有伯夷、叔齐站立中途,阻住大军。他们宽衫博袖,麻履丝绦,但却甚为精神,说道:“吾闻‘子不言父过,臣不彰君恶’。只闻以德而感君,未闻以下而伐上者……以吾愚见,当退守臣节,礼先王服事之诚,守千古君臣之分,不亦善乎?”乔坤听了心中甚是不以为然,依然是老生常谈,而且也毫无深度,毫无道理,这两个老头还是没有长进。

    反正乔坤并不能理解

    “子不言父过,臣不彰君恶”这种旧时代糟粕。伯夷、叔齐是能做出推位让国这种事情,倒也不能指望他们思想有多深刻。

    只是

    “家有诤子,不败其家,国有诤臣,不亡其国”的话语,也没听过吗?又说什么

    “子不言父过,臣不彰君恶”的言语呢?武王听罢,停骖不语。姜子牙道:“二位之言,我并非不知道,只是如今天下已经危在旦夕,百姓如坐水火,三纲已绝,四维已折,这是天翻地覆之时,四海鼎沸之际,若我周若不顺天,如何对得起诸多百姓?如果天下百姓都亡了,又哪里有国,哪里有家?”吾伯夷、叔齐又自苦劝,在旁一直不言语的姬发开口道:“两位大贤莫要多言,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,今朕必往。”是说若伐商有罪,那罪过都在他一人身上,却与他人无关,商是一定要伐。

    乔坤听着,倒也有些佩服姬发。这二哥,也有些决断。而伯夷、叔齐又道:“以臣伐君,可谓忠乎?陷父不义,可谓孝乎?”却是说武王若伐纣,乃不忠不孝之人。

    左右众将听伯夷、叔齐喊得难听,皆气愤不已,有暴脾气的,就拔出剑来,想把他们杀了。

    姜子牙忙阻止道:“不可,此天下之义士。”忙令左右将他们架起来。

    采取非暴力,不理会的态度。伯夷、叔齐不过是两个病老头,如何有力反抗?

    当下却被架到一边。却仍是苦谏不止。乔坤借用神通感应出伯夷、叔齐真实想法与他们所言并无不同,知道,这两人确实是这么想,确实是湖涂蛋。

    吾虽然如此,他还是有些看不上他们,为了自己的好名声,违背了他们父亲的意愿,弃百姓不顾,不忠不孝。

    自己都没有做到的事,怎么有脸要求别人做到?只是有些道理姜子牙、武王虽然知道,可以他们的身份却不适合说出来。

    想到这他不禁有些可惜,可惜姬昕柔没来,要是来了,绝对怼得这两个老头怀疑自我。

    这么想着,却有一个娇小的身影走到伯夷、叔齐面前。
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